猝死返回
猝死(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猝死的内涵可以浓缩成6个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这6个字准确精炼地概括了猝死内涵的三要素:
要素一:患者已经死亡。因此猝死是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的疾病,任何能够治疗甚至治愈或复苏成功的情况都不能称为猝死。
要素二:患者属于自然死亡,即因自身疾病而死亡,死亡起因于患者身体内部因素。而不是死于患者身体的外部因素,不是死于溺水、触电、自缢、中毒、低温、高温、暴力、失血、外伤、麻醉、手术等非自然原因。
要素三: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其发生时间是不可预料的,也就是说患者并没有出现即将死亡的征兆,故没有人认为该患者将要死亡,但死亡偏偏发生了。
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
4.多发生在医院外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
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四类高危人群
1、有心脏病发作史者
2、家庭成员有过心脏骤停史者
3、心脏骤停幸存者
4、低射血分数人群(EF值即“射血分数”。代表心脏的泵血能力,如果此值在35%以下,表示心脏泵血能力低,例如正常心肺功能者六分钟可走450米以上,但心肺功能差者无法完成时可做彩超检查一下。)
预防猝死六项注意
1、合理膳食
很多人发现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就去吃药、买保健品,其实这是治标,我们更要治本,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这样既省钱又健康。
2、减肥减重
超重和肥胖的人常伴有高血脂,特别是BMI指数大于28的人士几乎都患有高血脂。肥胖人士运动时同样要注意适量运动。少吃甜食高油食物。
3、注意减压心情乐观
过于激动也能诱发冠心病突然发作,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平时要注意不宜过于激动,例如过喜、过怒、过悲等。
4、适量运动
长期坚持每天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脂肪、降低血脂浓度,并且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度。提倡适量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特别要注意,如果运动时发生胸口不适症状,一定要休息,如果不适加重,要立即就医。
5、戒烟限酒
至于酒精的摄入: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为佳。例如50度白酒男性饮用不宜超过50g,女性饮用不宜超过30g;又如10度的葡萄酒男性饮用不宜超过250g,女性饮用不宜超过150g。
6、重视体检
最少每年体检一次,并且对偏离指标的调整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