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返回

  胃癌,包括下端食道胃结合部和胃脏发生的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目前仍是全球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排名第四,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新增90万新发病例,同时有70万人死于胃癌。尽管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有轻微的下降,但是总体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死亡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且胃癌具有典型的地域密集性,好发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其中,中国每年的新增病例数为世界第一,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目前每年新增40万余病例,死亡人数已达30万人。

  胃癌以腺癌最为常见,其发病部位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端胃癌,包括胃体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生率出逐步上升的趋势,然而远端胃癌仍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占主要地位。事实上,仅仅是在中国,胃癌的发病部位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致病原因的不同有关。

  出现哪些症状时应当警惕胃癌?日常生活又该如何预防?

  大部分的胃癌在早期都是无特异性症状的,而存在与胃炎相似的症状,例如中上腹部的饱胀、隐痛,反酸嗳气的增多,食欲的下降,进食梗咽感等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略;随着疾病的发展,即会出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消瘦等消耗症状,伴肿瘤出血时,还会伴有呕血、黑便,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组织时还可出现后背疼痛;而至中晚期,就会出现腹水、肿瘤性肠梗阻、恶液质等全身症状。

  预防胃癌的最佳方法是保证日常饮食的规律性和健康性,避免长期摄入腌制、高盐、辛辣、发酵发霉等不健康的食物,减少烟酒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而比较重要的是,年龄大于40岁后,一旦出现无明显急性刺激因素导致的上腹部不适或消化道症状时,应积极就医,行胃镜检查;长期患有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糜烂、胃粘膜腺体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的患者,特别是具有可疑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应每年定期复查胃镜;伴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重度感染或有症状时,应积极行杀菌治疗。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对高发人群的定期胃镜普查,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而在中国,由于许多不发达地区的人群缺乏定期体检普查、遇病就医的习惯,故大部分我国胃癌病例在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病例,失去了最佳诊疗的时间。

  胃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目前胃癌的治疗崇尚手术为中心和重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对于早期胃癌,评估排除存在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后,能够在胃镜下行局部病灶切除术(EMR、ESD),经病理评估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亦可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微创诊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若评估能够切除,可以直接手术,亦可以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这种围手术期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已在国外的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有益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而我国的有效性尚在研究当中;若局部病灶无法切除,则可以术前化疗,待病灶退缩后,再次获得手术机会。

  手术是胃癌唯一能够达到根治目的的治疗手段,在我科,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只要患者的一般情况允许,均积极实施D2根治手术,包括局部胃病灶的切除,和胃周第一第二站淋巴结的清扫,保证手术的充分性和根治性。目前每年外科治疗胃癌达800余例,5年总生存率约50-60%,总并发症率低于5%,手术相关死亡率低于1%,整体医疗水平在上海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大量的病例积累也说明了我科医师胃癌手术的娴熟和精湛,同时这样的手术也被证明是安全而有效的。

  术后患者应当进一步行化疗或放化疗,预防疾病的复发。

  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或无法完整切除,或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无法手术手术的晚期胃癌,则进行姑息性全身治疗。部分晚期患者若疾病缓解,可能有机会再获手术切除的机会。

我要提问

今日值班专家 全部>

阎伦强

姓名:阎伦强
科室:内科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病的防治更多

视频咨询

精准治疗 给你的血糖拍一个记录片
微信扫一扫X

怡成网络医院
怡成网络医院

糖友掌上通
糖友掌上通微信服务号

关闭